- 智慧養老是什么?能解決什么問題?
- 發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2/11/30 0:00:00
隨著全國人口老齡化加快,養老問題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,而智慧養老以互聯網+養老的方式,解決了包括居家養老、機構養老、旅居養老、連鎖養老、政府監管、健康管理等問題。與傳統養老服務相比,智慧養老解決了服務中人力做不好、做不到和不愿意做的諸多問題。
智慧養老在我國的發展速度很快,從企業到政府,從產品到服務,都非常重視智能技術在養老中的應用。智能+也將成為未來養老行業的重要方向和主流趨勢。
傳統養老存在的問題:
1.居家養老
①居家養老群體數量規模龐大:截止2019年,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人口為2.54億,克制的居家養老人群達2.28億。
②居家老人無法進行有效監測:居家養老的核心是老人的自覺性,大部分時間需要靠老人自己,但是很多時候無法對老人進行有效的監測。
③居家養老服務處于非專業性、非體系性的狀態:有些老年人需要很專業的技術護理,而當前養老護理專業度不夠,不能全方位解決所有需求,處于一種非體系的狀態。
2.社區養老
①前期和運營成本過高:養老社區投資規模大,回報期場,資金流動性弱,如果沒有長期政策和資本支持,很難獲得規模效應并維持長期運營。
②資源缺乏,醫療問題難解決:目前國內的養老社區多數沒有自己的醫療資源,往往都是選擇與某個醫院進行合作,開辟綠色通道等方式解決老人的就醫需求,并且社區內護理人員缺乏必要的技能,難以勝任相應的護理工作。
3.機構養老
①專業護理人才不足:據調查,目前我國養老護理需求約為1300萬,而實際從業人員不到30萬,缺口巨大,養老機構普遍面臨養老護理元難招難留的難題。
②服務質量參差不齊:隨著養老機構和床位數量的日益增多,管理服務水平參差不齊、地區之間存在較大差異、管理和服務標準不夠健全等問題頁日益凸顯,機構養老服務邁向標準化發展的需求日益迫切。
③服務設施尚不完善:高端養老服務設施多、收費高,誘食劑入駐需求的老人大多住不起;配套設置不完善,由于缺乏規劃保障和用地保障,以及城區土地供給的限制,新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大多選址遠離市區的區域,生活便利性比較差,老人住得起但不愿意去住。
智慧機構養老信息管理平臺,以機構養老實際管理和服務需求為出發點,功能涵蓋入住前評估、服務分級、樓宇管理、床位分配、交接班管理、護理記錄、繳費管理、藥品與物資管理、退住管理等。平臺支持養老機構實現日常基本信息管理、老人安全監護、老人健康監護、老人外出看護等。
智慧養老平臺優勢:
● 系統功能相對成熟,滿足基本需求,實現快速切入養老行業,便于開展業務;
● 軟件平臺可拓展性強,具備安全性和穩定性;
● 實現多種硬件設備對接;
● 本地服務,即時響應;
● 行業資源深厚,提供多樣化服務支持。
-
下一篇:建設農村智慧養老的三大注意事項